20190111-登山-翠山+碧溪+大崙頭+大崙尾+燕溪步道

        氣象報告說星期六又要變天了,今天趕緊把握機會出去走走。昨天在走狗殷勤步道時,看著對面的山峰,中間隔著內雙溪遙遙相望,今天乾脆就來爬對面的大崙頭尾山。

內雙溪兩岸的山脈
 
     而且我發現255區公車的班次很多,可以大幅縮短等車時間,同時在上山(士林捷運站)與下山(大崙尾山站)都有座位可坐,比起陽明山其他公車路線擠沙丁魚般的搭乘感受,真的感覺很幸福。所以我想規劃幾條以大崙尾山站牌位置為起點或終點的登山路線。

        今天規劃的路線是大崙尾山站牌>翠山>碧溪>大崙頭山>大崙尾山>大崙尾山步道口站牌,串接四條步道成為O型環狀路線。這種環狀路線簡單而且路線不重複,走起來蠻有趣味的。試算結果長度約6公里,總爬升304M,總下降309M。

 
   
        下公車後,走一小段柏油路就可以到登山口。才剛剛走一下,就發覺這真是一條高級的步道,步道狀況、植披環境與林相視野都是上上之選,很難相信在離市區如此之近的地方,居然會有如此容易親近的天然環境,讓我還以為來到了溪頭。

255公車終點站-大崙尾山

翠山步道入口大石

靶場與旁邊的巨石

鋪石子好走的步道

碧溪步道口標示
步道旁的植物讓我以為在高山裡

高架的木棧板步道

木棧板步道下方的小溪流

木棧板鋪設的步道
        走完翠山與碧溪步道,來到了大崙頭山登山步道口,同樣是全程高架的木棧板步道,真是高級啊!走起來果然很是舒服~~

大崙頭尾山登山告示牌

大崙頭尾山步道口標示

高架木棧板步道

優美的林相
        來到風沖林平台,金屬材質懸空高架於樹梢,有著非常好的展望,遠方可以眺望七星山、大屯山、五指山、大崙尾山,近看可以看到平台下方的滿山楓紅。我可以想像當櫻花盛開時,滿山的粉紅櫻花應該會讓遊人在此駐足許久。

高架于樹梢的風沖林平台有著非常好的展望

遠眺七星山與大屯山

對面山坡上的楓葉
        步道上還設有許多的休息平台,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,除了有標示外,地面還有凹刻圖騰(應該很費工),扶手上也有動物的雕刻。

小青蛙平台地面的凹刻圖騰

老鷹平台

老鷹平台扶手上的老鷹雕刻

小蝴蝶平台

小松鼠平台扶手上的松鼠雕刻

小松鼠平台

毛毛蟲平台

步道旁不知名的藍色果實
        大崙頭山頂有一處平台,取名乘風堡。聽其名就知道其氣勢不凡,真正登到瞭望台時,果然是有登頂的感覺,四方皆有展望,讓我在此駐足許久。

大崙頭山頂的拓印點

大崙尾山

七星山與大屯山

五指山系

內湖方向群山

立於瞭望台上,真有乘風破浪的感覺
        下山往大崙尾山前進,沿著幽靜的步道往下,到大崙湖後走一段柏油路後到大崙尾山登山口。往上到了大崙尾山頂,與大崙頭相比較並沒有展望,所以這裡比較荒廢。

        下山時走在陡峭且濕滑的步道,內心打起十二萬分的注意,步步為營的往下走,最後來到大崙尾山步道口。

幽靜的竹林步道

步道終點還有青蛙王子

大崙湖

大崙湖路標

大崙尾山登山口

大崙尾山路標

大崙尾山拓印點

樹根盤根錯節緊抓住下方巨石

大崙尾山步道口公車站牌

大崙尾山步道口標示
         此時天色尚早,索性再走一段燕溪古道。但是整段都是陡降再加上泥濘的土路,真的讓我吃到苦頭,走到腳趾好痛啊!以後真的不要再玩陡降的遊戲,寧可陡上還比較輕鬆。


電塔旁寬闊的土路

路跡已經不是很清楚的泥濘土路

下坡末段竹林土路

登山口有"燕溪古道"標示
       走到馬路,發現路名是劍南路,可以通到內湖。嘿嘿,這又讓我想到金面山了。走到劍南橋時發現居然還有人在外雙溪裡垂釣,真是讓小弟我很佩服這種勇氣也很羨慕這種遺世獨立的感覺。下次要多多觀察外雙溪是不是有很多這種釣客。

路旁盛開的百合花

四季永遠都盛開的紅花

外雙溪的垂釣者

劍南橋公車站牌
        今天的旅程,我覺得翠山+碧溪+大崙頭+大崙尾步道,身在其中有溪頭等級的感受,非常推薦。至於燕溪步道,建議不要雨天過後攀登,而且要陡上不要陡下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90115-旅遊-陽明山茶花展+紗帽山小徑

20190125-登山-狗殷情步道+賞櫻花